關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掃一掃,用微信瀏覽

|客戶端
文化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楊代習:追夢雪域繪時代 藝術之禮饋西藏

2024-12-20 17:22:59

楊代習,本來在呈馬蹄形的湖南盆地擁有生活和職業(yè)所需的優(yōu)越條件。也在這片水資源豐沛,雨熱同期的丘陵地帶擁有繪畫創(chuàng)作所需的豐富素材,包括纖細的江南女性、奇峰異石和清秀美麗的江河。可是有一種念頭在他心中逐漸發(fā)芽:若想自己的繪畫具有整體性,那么就要去體驗有別于當下環(huán)境的更遠的人間境遇。然而,西藏成為了楊代習帶著夢想、帶著技藝、帶著愛人去遠赴的目的地。

侗族大歌依然在耳邊回繞,青藏高原在眼前不斷開闊起來,海螺色的云朵在琉璃色的天空中滾動。從冰川上滴落的水珠像一顆顆綠松石,很快在草原上形成一條條江河。牦牛像黑寶石灑落一地,被稱為藝術之鄉(xiāng)的雪域高原上所有的色澤滋養(yǎng)著楊代習繪畫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一路前進,一路回顧著于2006年到2010年在法國留學時在亞伯拉罕·賓卡斯教授的工作室學習的經歷。他認為,借助繪畫藝術這門神奇的力量能夠把家鄉(xiāng)清秀的丘陵和西藏雄渾的群山緊密相連。雖然2008年進入西藏的嘗試沒有實現,但于2019年4月,他終于從湖南大學引進至西藏職業(yè)技術學院,實現了期待已久的西藏夢。

在西藏,楊代習投身于與西藏人民互動的實際活動中,用自己的努力和貢獻打開與當地人之間交流情感的渠道。為轉變自己以游客身份觀察西藏人民的方式,他深入西藏文化人之列,探究個體所深藏的情感和價值觀。他來到牧歌悠揚的草原上尋找牧人守護家園和熱愛草原的心理。時而也來到村頭的白塔旁邊來體會一個祈禱者額頭上皺起的紋路中所釋放的慈愛。

 

楊代習繪畫作品《盛裝》油畫 200x120cm 2021年

《康巴漢子》 油畫亞麻布 200x120cm 2021年

楊代習用相對濃烈的色調來體現西藏人民剛強的姿態(tài),他熱衷于用自己的筆法勾勒西藏人民強有力的形象。描繪西藏人民的特有的力量需要厚重的色彩、剛硬的線條、富有張力的線條方向、暖色調的運用等。楊代習認為,要培養(yǎng)西藏當地的繪畫人才,要立足于西藏當地的文化基礎。本土繪畫以唐卡和壁畫為主,去探索融合地方繪畫藝術與現代繪畫藝術的最佳方式,才能在繼承基礎上推動創(chuàng)新。他在展望未來時說,將來的創(chuàng)作也要立足于西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繪畫,逐漸把自己特有的藝術思想和西藏獨特的藝術思想融合起來推動繪畫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和進步。

楊代習時而踏上去往阿里的路,想要尋找古老的象雄文明和古格王朝留下的藝術遺跡,時而朝南部旅行,去品賞齊烏崗巴畫派的珍貴遺產。不管身處何地,儲夫人成為他堅強的后盾。不管在國外留學時期還是來到西藏之后,同樣熱愛西藏的儲夫人跟隨著他,鼓勵著他。他對于繪畫藝術的不懈追求也感染了儲夫人,使她深深感受到在追求夢想中生存的全部意義。在西藏,楊代習雙目中呈現的西藏人民在其獨特文化的熏陶下顯得多么憨厚、淳樸和善良。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他們的肌膚在陽光下給人一種力量感,那種天賦的力量總是成為畫作靈感的源泉。

楊代習有時和學生一并往昌都去家訪,在那里他既能了解學生家園的美麗風光,也能找到打動人心的人物素材。在普蘭縣的科迦村,4月的“男人節(jié)”里男人們穿上深棕色氆氌藏袍,戴上紅穗園檐帽,而女人們著上古老的孔雀服,各種寶石鑲嵌的藏刀、火鐮、錢包、護身符等在陽光下映射千變萬化的色彩。每一個男人雄姿昂然,每一位女性英姿華麗,楊代習的腦海中一張張肖像在閃耀,似乎千年的記憶在眼前得到激活。想象在西藏的景觀和調色板之間移動,一幅幅畫在日月交替中出現在他的繪畫室里,《神山下的男人》、《男人節(jié)上遇見你》、《底雅奶奶》和《你是那顆最亮的星》等系列作品層出不窮。

 

楊代習繪畫作品《底雅奶奶1》油畫亞麻布 240x200cm 2024年 

《笑對生活》油畫亞麻布 200x240cm 2023年

《笑對生活》這部作品是在甘孜州采風時創(chuàng)作的康巴男人的形象,雖然楊代習作品中帶笑容的人物不怎么多見,但這幅畫深刻體現了康巴男人笑對人生的精神面貌。留白的背景突出主人翁的樸素形象,在勞動中磨煉出的雙手雖然粗糙,但力量十足,厚重而扎實。不管風云變幻,康巴人那種瀟灑和樂觀的心靈總是讓他們流露出磨不掉的微笑。這幅畫在由西藏油畫協(xié)會舉辦的2024年度油畫展出中得到眾人的圍觀。《肖像》也是一位康巴藏族人的形象,人物臉部修長,氣質高昂,具有高挺的鼻梁和炯炯有神的眼睛。面頰和下巴之間的塊面轉折明顯,凸顯了雕塑一般的扎實形象。在寬檐禮帽下兩側略顯的英雄結之紅纓更是映襯著暗中透紅的有力肌膚。

楊代習還熱衷于用專業(yè)知識回贈西藏學子們的事業(yè)。在西藏職業(yè)技術學院,楊代習不辭辛勞培養(yǎng)藏族學生。他認為藏族學生的藝術天賦很高,每年都能夠看到繪畫技能突出的學子在他身邊成長。來自昌都的一名學生,嘎松拉加這樣說:“在讀大學期間,楊代習老師宛如一盞熠熠生輝的酥油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不僅傳播知識,還引領我在藝術的浩瀚海洋中探索、成長與蛻變。初入大學,迷茫如影隨形,是楊老師的諄諄教言為我撥開迷霧。他告訴我,成為一名優(yōu)秀藝術家的道路,需以刻苦鉆研專業(yè)理論知識為基石,將自我與藝術融為一體,讓靈魂在創(chuàng)作中自由馳騁。創(chuàng)新是藝術的生命源泉,要敢于突破傳統(tǒng),在創(chuàng)意的天空中綻放獨特光芒。同時,還要敏銳洞察市場需求,打造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用智慧與才華讓作品走向外界。”

嘎松拉加還說,在疫情期間楊代習老師帶他們在畫室里實踐,師母也一直在陪伴他們,把逆境轉化成有效的創(chuàng)作機遇。楊代習除了用藝術課程讓同學們放下心來學習,還自掏腰包給他們提供了罐頭和火雞面等食物,點燃了他與學徒們之間情誼的火光。疫情過后,楊代習組建了“繪聲繪色”團隊,以藝術之光點亮鄉(xiāng)村振興之路。如今,嘎松拉加憑借老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勇敢地踏上創(chuàng)業(yè)之路,開啟了他自己的公司。楊老師的藝術境界,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令嘎松拉加敬仰。嘎松拉加還補充說:“在我心中,楊代習老師早已超越了普通教師的范疇,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是我人生道路上永遠的楷模。我將銘記老師的教言,心懷感恩,在藝術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用作品書寫對老師的敬意與熱愛,讓老師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薪火相傳,永不磨滅。”

過去的三年內,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楊代習帶著學生到山南市貢嘎縣的果吉村去搞社會實踐活動,每年一去就待上三個月。以墻繪等形式把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成果回贈給村民,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在實踐中的實際運用。每次專注于墻畫創(chuàng)作時,隨時看到有藏族老鄉(xiāng)默默地在觀賞他們的作品,老鄉(xiāng)們豎起的大拇指成為師生們最難忘的回憶。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實踐活動中,也有當地中小學師生前來觀賞,這也是繪畫交流與促進共同體意識的有效實踐活動。為了帶好學生,也為了提高創(chuàng)作效率,學院藝術設計專業(yè)的“西藏古壁畫非遺傳承與創(chuàng)新繪畫工作室”由楊代習來負責。忙碌于工作室里,楊代習愉快地揮動著油畫筆,因學徒們豐富的佳作陸續(xù)出爐讓他感到更美滿。

 

楊代習繪畫作品《岡仁波齊峰》布面油畫 240x200cm 2020年

《你是那顆最亮的星4》布面油畫 300x200cm 2024年

真所謂是天道酬勤,楊代習的辛勞既讓他感到充實和自豪,又增添了社會的眼福。個人畫展方面來說,于2013年,《峒山·憶》個人油畫作品展在北京的798國際藝術區(qū)感嘆號藝術空間展出;2010年,在法國巴黎的“蒙娜麗莎畫廊”舉辦個人畫展。聯(lián)展方面來說,于2009年,油畫作品《安娜依斯》入法國巴黎 “秋季沙龍”藝術大展;2010年,作品《享受陽光》入法國美術家協(xié)會沙龍藝術大展;2011年,在泰國國家美術館,峒山系列作品入“聯(lián)盟中國當代藝術家國際巡回展”;2015年,峒山系列作品參加“和聲·不異而同”聯(lián)展;2017年,參加“新騎士當代抽象繪畫聯(lián)盟”聯(lián)展;2017年,在法國參加“教堂文化主題國際展”;2021年,油畫作品《盛裝》入選慶祝建黨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雪域情”第四屆西藏油畫展。楊代習的很多佳作也在國內外美術館收藏。

時而觀望著吉曲河歡快地朝著雅魯藏布江奔流,楊代習似乎得到一種精神上的賦能后投入百幅肖像組畫的創(chuàng)作中。他以現實主義精神情懷觀照西藏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反映西藏人民的喜怒哀樂和氣象萬千的生活景象。組畫用巨幅油畫肖像的形式記錄西藏建設者奮發(fā)圖強的精神面貌、謳歌奮斗者的人生、刻畫最美西藏的人物形象。這是個巨大的工程,即“百幅工程”,它將是記錄這個新時代西藏人民特有形象和他們精神面貌之宏大篇章力作。百幅肖像組畫就是秉承“與時代同頻共振,與人民同向同行,與生活同聲相應,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指示精神勇攀“高峰”。我們期待楊代習的百幅肖像組畫如繁星漸次般問世,這豈不是記錄時代、刻畫最美人物、謳歌奮斗者人生、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動西藏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一樁吉事。

(文/郎加) 

(責任編輯:李菁)

合作單位

友情鏈接

民生網新聞熱線: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郵箱:msweekly@sina.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027        舉報郵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2254號    |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80029    |    京ICP備10053091號-5    |    中國互聯(lián)網舉報中心
《民生周刊》雜志社有限公司運營